如何带领小组讨论
在每课的后面都会有小组讨论问题,供老师们参考,老师们也可以自己根据学生情况提问。如何带领小组讨论呢?
1 人数:5-7人,若超过7人则最好重新分组。
2 氛围:营造一个安全轻松的环境。这是每个小组需要达成的目标,学生在这里可以自由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故事,而不用担心会被人嘲笑或定罪。如果学生不知道如何回答问题,请老师耐心引导和解释,不能让他们感觉尴尬或者觉得自己很傻。为了发展信任和更亲密的关系,建议老师在小组讨论中保留相同的学生。提供零食也可以帮助学生放松,让氛围更温馨。
3 关于讨论问题:讨论问题分为理解型问题和个人分享型问题。理解型问题是帮助老师了解学生是否理解课程内容,并补充他们可能遗漏的要点。(例:照着神的形象被造是什么意思?) 但要注意,现在是让学生多说话的时候,而不是让老师多教导,老师在这里的作用像一个主持人,引导学生多分享,而不是老师自己开启说教模式。个人分享型问题是帮助学生将课程内容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。(例:你认为神是一个天父,还是一个老板?或者两者都是?为什么?)这也是为了帮助学生与老师以及其他同学之间的关系更紧密。当老师听到学生分享引起关注的内容时,一定要在之后单独跟进该学生。若老师听到学生的祷告请求,务必写下来,之后跟进该学生并为他祷告。
4 分享规则:提醒学生,在小组内分享的内容只能留在本组内。结束后,不能向小组以外的人谈论此事。这可以让学生能够坦诚地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的故事。需要定期提醒学生和新朋友注意这条规则。
5 参与度:我相信每个老师都曾遇到小组冷场,学生不积极问答问题的情况。什么原因呢?
(1) 小组里90%的学生都属于安静性格内向的学生,哪怕有10%的学生是活泼的性格也很难带动那90%的学生。这种情况下,最好的方法是根据性格重组,尽量让不同性格的学生均匀分布。若不能做到重组,则老师需要花许多时间在平时与这些学生建立关系,并创造机会,让学生之间也可以建立关系。当关系更紧密时,性格内向的学生也能多分享了。
(2) 学生年龄偏小,特别是12岁的男生,他们的思维能力有限,对于我们课程中的问题可能无法理解,不能深入地去思考。这种情况下,老师需要简化问题,以更简单的方式去引导他们回答。比如说把问题变成只需要回答是或不是的问题,或变成选择题。